颱風天的水質,問題在氯? 恐怕更大的問題在「鋁」.
蘇迪勒颱風造成大台北地區百萬戶民眾喝了好幾天的“泥水”,有人說,這段時間要小心水中可能氯濃度太高?
事實上,我國自來水針對餘氯,設有標準值。而根據淨水廠資料,其實這幾天的餘氯仍在法定範圍內。且與過去平常日的範圍相去不遠。
此外,自來水中的餘氯,在水輸送過程中,可持續殺滅水中的細菌,假設管線、水塔環境越差,餘氯反而會越低。
且氯經過高溫煮沸就會逸散,至於氯與有機物形成的三氯甲烷其實水還沒燒開、不需要到一百度就會逸散。
反倒是水中的鋁,更值得注意! 因為,當原水濁度越高,淨水廠需要用更多含鋁溶膠來澄清水質。而我國雖然從103年七月在飲用水水質標準鈉入鋁,但是這項標準在“有陸上颱風警報期間水源濁度超過500NTU時,及警報解除後三日內水源濁度超1000NTU時,鋁標準不適用。”
也就是,在颱風過後、原水濁度高時,鋁含量就算超標,也一樣可以送水.但飲用水中的鋁,並無法以加熱去除。除非家裡裝有離子交換、逆滲透功能的淨水器,可幫助過濾鋁離子和固體顆粒鋁。否則,颱風過後、原水濁度高的時候,可能是得將自來水裝碗盆放隔夜、至少8小時,讓鋁沉澱水底,再取上層水煮開飲用、下層水用來洗衣、澆花等。